电子课本网
›
第84页
第84页
信息发布者:
搅拌
通宵
熬粥
摆摊
染缸
细腻
深褐
鼻祖
A
B
B
C
C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A选项中,汤匙应读chí,BC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对字形的辨析能力。
☀B选项“一但”的“但”错误,应该是“旦”,“一旦”的意思包括:
1.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
2.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题中所有涉及到的词语释义如下:
娴熟:
熟练。
熟悉:
1.〈动〉清楚的知道。2.〈形〉知道得清楚;不生疏。
熟练:
(动作、技能、技巧等)精熟老练:工作~。~工人。
熟识:
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海军战士~水性。我们曾共过事,彼此都很~。
老练:
阅历深,经验多,稳重而有办法:他年纪不大,处事却很~。
☀由释义可知与“娴熟”意思最接近的是“熟练”,故选B。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对成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句意:他在人前和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嘴脸,大家不知道他这种嘴脸,对他很欣赏。
☀选项中各个成语的意思如下:
阴谋诡计:
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口是心非: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两面三刀:
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狼狈为奸: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由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可知选择“两面三刀”才是最合适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对诗句中字词意思的理解。
☀“春城无处不飞花”: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根据句意可知这里“春城”的意思是:暮春的长安城。故A选项解释错误。
☀“日暮汉宫传蜡烛”:夜色降临,唐朝皇宫里忙着传蜡烛。根据句意可知这里“汉宫”的意思是指:唐朝皇官。故B选项解释错误。
☀“迢迢牵牛星”: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根据句意可知这里“迢迢”的意思是:遥远。故C选项解释正确。
☀“盈盈一水间”: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根据句意可知这里“盈盈”的意思是:清澈、晶莹的样子。故而D选项解释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生活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A.按照时间点的先后顺序,是正确排列的。
B.结合知识可知,正确排序应该是:豆蔻(13岁的少女)、弱冠(男子20岁的时候)、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
C.《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诗经》在唐诗的前头。其他文学体裁按照“朝代歌”中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排序即可,正确排序是:《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正确排序是:时、日(24时)、周(7日)、旬(10天)、月(三旬)、季(3个月)、年(四季)。
✔故答案为: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