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项,根据《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除夕真热闹”“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再根据作者在这几个时间点所写的篇幅及内容的细化程度可知,本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五天,略写了初九、二十三、过了二十三、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详略安排得当。
☀B项,阅读《腊八粥》一文可知,这篇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①(第1段)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②(第2~19自然段)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等粥”的过程(第2~17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部分,共呈现出四个生动场景: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第18-19自然段)作者没有用过多笔墨描写一家人喝粥的情景,而是独具匠心地生动描绘了八儿一家喝粥之后的情景。
☀C项,《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之情。
☀D项,阅读《藏戏》一文可知,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以连续的三个问句开篇,点出藏戏的主要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第二部分(4~17):详细介绍藏戏的来源及其主要特点。第三部分(18):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故D项“藏族的节日风俗”描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