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50页

第50页

信息发布者:
治军严明,爱兵如子。
忠于革命,宁死不屈。
D
B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
☀表示神态的词语重点要关注人物的神情姿态,如句中“严肃”和“缓和”这些都是描写神态的词语。而描写动作的词语则需要关注人物的行为动作,如句中的“见”“问”“披”,描写语言的内容便在“问”之后引号里的内容。
✔故答案为:
神态:严肃、缓和 
动作:见、问、披
语言:哪里弄来的?是不是违反了纪律?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马上严肃地问”“是不是违反了纪律”可以看出杨靖宇治军之严明;而他在得知旧皮袄是买来的而不是从群众那里得来的之后,态度立刻缓和下来,还亲自给伤员披上了皮袄,说明他爱兵如子。
✔故答案为:
治军严明,爱兵如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语段二:杨靖宇说“宁死不投降敌人”可看出他拥有宁死不屈的品质,而他又说“不泄露党的秘密”,这说明他十分忠于革命。杨靖宇不仅这样要求自己,同样也严格要求战士们,这是他对战士们的嘱咐,同时也是个人精神品质的高度展现。
✔故答案为:
忠于革命,宁死不屈。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
☀A选项,“日寇把杨靖宇的腹部剖开,他的肠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花,没有一粒粮食。日军指挥官咬牙切齿地说:“算他是中国的一条好汉!”这段话是从侧面来描写的,通过描写杨靖宇的肚子里只有草根,侧面来反衬出杨靖宇艰苦节俭、从严治军,以及威武不屈的英雄品质,故A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从“咬牙切齿”可以看出日军指挥官对杨靖宇宁死不屈的行为是憎恶和恼怒的,并不是骄傲,因此B选项理解错误。
☀C选项,本段包括日军指挥官“咬牙切齿”的神态,“算他是中国的一条好汉”的语言两方面描写,细节描写的刻画并非不简略。虽说是在写日本指挥官,但其实还是在重点描绘杨靖宇的精神品质,从日军憎恶的语气更能反衬出杨靖宇的英雄行为让日军头疼不已,所以C选项理解错误。
☀D选项,这段话写日军指挥官的言行神态,正是为了反衬杨靖宇威武不屈的英雄品质,因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C、D选项,注音正确;
   B选项,“死得其所”中“得”的注音为“dé”,故而B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字词意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本来就要死,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却比羽毛还要轻。
☀由句意可知“固”在这里的意思是:原本,本来。“或”在这里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
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