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56页

第56页

信息发布者:
神态
动作
语言
“我”的心理
活动
侧面描写
大无畏、舍生忘死
心理
意志顽强、顾全大局,为了战斗胜利勇于献身的精神 
AD
☞本题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辨析。
☀片段(一)中,“昂首挺胸”“站”“托起”“顶住”“拉”等动词,这是运用了动作描写;“钢铸一般的脸”“坚毅的光芒”这是神态描写;“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对董存瑞的语言描写,这些都属于正面描写。
☀片段(二)中,由“我的心紧缩着”“不敢”“不忍”“忍不住”“我心里”可知,这里没有直接描写邱少云,而是通过“我”的心理描写来侧面表现邱少云的伟大形象,通过描写其身边人物的反应来刻画邱少云,这种描写手法属于侧面描写。
✔故答案为:
动作   神态   语言
身边人物的反应
侧面描写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这句话中的“站”“托”“顶”“拉”是对董存瑞动作的描写,将其圈画出来即可。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刻画出董存瑞坚定不移地选择牺牲自己,用身体支撑起炸药包,炸毁暗堡,争取战斗胜利的伟大形象体现了董存瑞大无畏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
动词:“站”“托”“顶”“拉”
大无畏、舍生忘死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不敢”“不忍”“忍不住”这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看着邱少云活活烧死时的复杂心情,既担心邱少云被烧死,又不敢轻举妄动,担心暴露,这从侧面反映了邱少云严守纪律,有着顽强的意志,顾全大局,宁愿牺牲也要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体现了他为了战斗胜利不惧牺牲、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故答案为:
心理
意志顽强、顾全大局,为了战斗胜利勇于献身的精神 
☞本题考查了对诗句含义的理解。
☀A.“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是共产党人夏明翰被押往刑场之前的慷慨陈词,符合董存瑞牺牲前的心声;
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意思是: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表达的是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与董存瑞的心声不相关,故而不选;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符合董存瑞此刻的心声,故而不选;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一种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这符合董存瑞英勇献身的心声。
✔故答案为: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