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8页

第8页

信息发布者:
动作迅速
B




A
C
因释其耒而守
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田中有株,兔走
触株,折颈而死。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关键词“捕食苍蝇”,可找到对应句:
       蝇虎的动作很快,苍蝇落在它面前,还没有站稳,已经被它捕获,来不及嘤地叫一声,就进了苍蝇虎子的口了。
☀在这句话中,由“蝇虎的动作很快”,可概括出蝇虎捕食苍蝇时的特点。
✎故答案为:
✔画线句:蝇虎的动作很快,苍蝇落在它面前,还没有站稳,已经被它捕获,来不及嘤地叫一声,就进了苍蝇虎子的口了。
✔动作迅速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注意苍蝇是害虫,所以看到蝇虎吃苍蝇时,是可以消除心中的气愤的,故而这里“解气”的意思是消除气愤。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A项,耒是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B项,“兔走触株”指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其中,“走”译为“跑”,这与“走路”不同。
☀C项,“而身为宋国笑”的“为”读作“wéi”。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的道理
☀《守株待兔》通过写宋国的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放下农具守着树桩等待再有兔子折颈而死,最后却一无所获还被人耻笑的故事。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由此可见,C项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梳理
☀通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可知故事的完整脉络: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有一个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于是这个宋人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由此,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表格填写完整即可。
✎故答案为: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